蛻變中的台北市農會-農會的業務介紹-承先啟後的台北市農民子弟獎學金
2021-01-19 《楊惠媄/李諭善‧台北報導》
蛻變中的台北市農會-農會的業務介紹-承先啟後的台北市農民子弟獎學金

 蛻變中的台北市農會-農會的業務介紹

承先啟後的台北市農民子弟獎學金

《楊惠媄/李諭善‧台北報導》教育乃國家百年之大計,優秀青年乃國家之棟樑,台北市熱心公益的農業先進陳錫焰先生,為培育本市農村優秀青年子弟,成為國家建設發展之基柱,貢獻心力付諸行動,乃於民國59年,慷慨捐獻新台幣27萬元(據當地耆老表示當時27萬元可買一棟透天厝),作為獎學金設立基金,存入銀行生息,以每年所得利息,獎勵本市農民子弟求學深造。

獎學金之發放對象,以加入本市各區農會為正會員之農民及各級農會現職員工直系子女為限,並有審查學業、操行、體育成績的最低標準分數規定,發給人數如超出名額時,則以分數較高者入選,獎學金最初分高中生與大專生兩級,每人分別發給新台幣500元與1,000元,現則調整為大專生申請,每人獎學金6,000元,農業相關科系加發二成。凡達到標準分數因名額所限而未獲選者,則酌發獎狀及紀念品乙份。獎學金獲獎者,經台北市農民子弟獎學金委員會召開會議審查核定後,訂在每年農民節慶祝大會中或適當場合公開頒獎。獲獎名單刊登台北市農會會刊北農簡訊(當時原名北農會訊)並由獎學金委員會發函本市各級農會個別通知之。

陳錫焰先生出身本市大同區望族,當年46歲,擔任台北市農會監事,屬大專畢業中年才俊,從事花卉生產事業,富有社會聲望經驗。當時,陳錫焰先生捐獻鉅資設立獎學金,事屬台灣農村社會罕見的一項公益創舉,他徵得當時台北市農會總幹事楊逢春同意支持並參與見證,組設台北市農民子弟獎學金委員會(起初名稱台北市農民子弟優秀獎學金委員會),處理基金相關事宜。陳先生自己擔任獎學金委員會主任委員,由他遴聘當時的台北市農會陳清來理事長、楊逢春總幹事、首位台北市農民團體新選出的國民大會代表何天明、台北市政府建設局農林科吳永譽科長及熱心人士台北市農會蔡荐常務監事、台北市大同區農會劉茂盛理事長(大同區農會於民國64年依照政府命令併入中山區農會)、劉文秀先生、以及台北市農會會計課李永欽課長等擔任委員,並委由李課長負責保管基金及處理有關事務,直至民國89年移交給台北市農會接辦至今。

台北市農會對於台北市農民子弟獎學金基金之設立及有關事宜,自始樂觀其成,並配合獎學金審查工作提供開會場地,且於基金成立數年之後,也開始每年編列年度預算予以贊助,雖經多次農會屆次改選與人事更迭,但對其運作事宜均樂予支持。民國89年接辦後,由理事長擔任召集人,為緬懷陳錫焰先生的義舉及維持審查委員會的公正性,103年邀請陳錫焰先生眷屬徐秀花、何天明先生之公子何耀仁、主管機關代表王珠容股長、市農會前總幹事黃光政教授、理事長、常務監事、總幹事等7人參與獎學金委員會審查工作。獎學金之設立意義重大,不但廣受注目,而且影響深遠,數年後,本市也有不少區農會,尤其是財力能夠負擔的,也針對區內農民子弟為獎勵對象,跟進頒發獎學金,使得獎勵農村青年子弟美意,在本市各區普遍獲得迴響。同時,基於時代與社會環境變遷,後來經獎學金委員會討論決定,對獎學金申請者的學生身分規定有所提升,不再受理高中生申請,改為以大專學生為限。獎學金金額也隨物價調整而提高,但因利息不斷調降,孳息部分已不敷支出,台北市農會自民國89年起,每年編列預算10萬元撥補獎學金基金,從103年起,更增加編列預算至20萬元,受獎人數也隨之增加至30人。105年起,木柵區「農會的女兒」郭采潔捐贈50萬元挹注獎學金基金,市農會年度編列預算也增加至30萬元,受獎人數也隨之增加為35人。自此申請獎學金人數逐年遞增,未獲獎學金者,也發給圖書禮券,予以鼓勵。

獎學金基金設立至今,已有半個世紀(50年)歷史,從民國89年,該獎學金移交給本會接辦,當時基金計新台幣706,337元,經本會每年編列預算撥補,迄今基金雖達1,679,909元,但因銀行存款平均利率偏低,其孳息已無法支應每年頒發的獎學金。109年12月9日市農會於第13屆第16次理事會議決議提撥新台幣500萬元捐贈本市農民子弟獎學金,以增加銀行孳息,維持正常運作。本市農村青年受獎者累計人數眾多,從前之獲獎優秀子弟,於今年歲漸長,多數早已成家立業,分別在農業或其他行業,貢獻社會各有成就,其中較為年輕而仍在求學者,他日也必定是社會中堅幹才,令人欣慰。而對於歷年參與擔任農民子弟獎學金委員會的委員們,他們對獎學金有關事宜的熱心奉獻,實在值得感佩,在此,也對他們致上最誠摯的敬意。

 

參考文獻:

黃光政(民90)。台北市農民子弟獎學金紀念冊。

李諭善 (民103)。台北市農會六十六週年紀念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