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農業發展歷史景觀 陽明山牧場 
2017-12-18 《蘇光正/台北市農會總幹事》
牧場的牛隻

保留農業發展歷史景觀 陽明山牧場   台北市農會總幹事   蘇光正

  因陽明山牛隻出現「擋道」而緊急尋求消防隊趕牛之消息,日前看了文化大學景觀系郭瓊瑩主任與張國輝先生的投稿,筆者也感同身受。

大家耳熟能詳的擎天崗大草原,正是台北市農會的陽明山牧場,也是台灣北部地區歷史最悠久、曾經寄養耕牛最多的牧場。

  1934年以前日治時代,日本人在此處設置大嶺峠牧場,發展出私人牧場且有專業的牧牛人及相關的寄養辦法與牧場的設備,藉以照顧北部農家寄養農閒時的耕牛,當時牛隻的來源,主要是淡水、新莊、三重、蘆洲、士林、北投、內湖等地,全盛時期共分為三大牧場、放牧面積廣達1,000多公頃、牛隻約1,700頭,其中規模最大的第一牧場就是在擎天崗地區。

  1952年,政府依據原大嶺峠牧場中擎天崗、冷水坑及七股山一帶規劃設置了陽明山牧場。陽明山牧場由當時的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公所、北投鎮公所、陽明山管理局農會、士林鎮農會及北投鎮農會等6個單位共同經營,佔地約368公頃。

  1960年代起,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政府開始鼓勵推動農業機械化,水牛在農村的地位漸被取代,因此牧場內寄養的牛隻越來越少,再加上當時的休閒旅遊風氣逐漸開始盛行,牧場內的遊客則越來越多,現階段已形成「人比牛多」的特殊景象,寄養牧場的功能慢慢的已轉變為旅遊景觀牧場。

  1974年陽明山管理局農會併入臺北市農會,同時將牧場改由臺北市農會管理,繼續接受寄養牛隻的服務,嘉惠農民。

  1985年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以擎天崗為主要範圍的陽明山牧場被保留,海拔750公尺的擎天崗,土地屬國有財產,但使用權則歸台北市農會所有。

牧場上的草原主要植被為類地毯草和假柃木,可作牧草供給牛隻覓食,由於水牛不停的覓食習慣,造就了此地以類地毯草為主要植被的特殊景觀,牛隻亦成為維持草原植被及景觀的主角,是陽明山各景點中最受遊客喜歡與推薦的景點之一。

擎天崗草原特殊景觀區,係因牛隻不停的覓食及踩踏而形成,往日放牧牛隻多達數百頭,因而有壯觀的草原景觀,也代表著此地曾經農業經營的盛況,在此地兼具草原與人文景觀。現在將因牛隻數量的急速減少且遊客量增多,侵犯了棲息地,使牛隻無法繼續於草原覓食,加速草原景觀的消逝,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將難再看到擎天崗草原景觀,同時在此地的農業發展過程也將隨之走入歷史,逐漸在人們的記憶中淡忘了。希望在國家公園計畫通盤檢討時,應審慎保留兼具草原與人文景觀的陽明山牧場。

本文同步刊登於2017.12.18聯合報

日據時代陽明山牧場圖